原标题:照目前这种环境污染态势中国下一代将迎来癌症发病井喷 “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人,因癌症死亡约270万人。”“全国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,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。每年全国因癌症死亡的病例为270万人,平均每天约7300人、每分钟有5人死于癌症。”今年初发布的《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》(下称年报)中,这串数字冷冰冰。 《年报》作者、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预测:“未来10年,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。预计到2020年,中国每年的癌症死亡总数将达300万人左右,患病总数将达660万人。” 癌症患者越来越年轻,农村和城市都“癌情汹涌”……这是几十年来社会发展对环境、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的综合结果。2003年,卫生部把加强肿瘤登记列入癌症预防控制的主要内容。截至2012年,全国的肿瘤登记点达到222个,覆盖人口约两亿。但这仅仅是预防和控制癌症的*步。 肿瘤病房里年轻人越来越多 中山市人民医院的肿瘤病房里,20年前根本没有黑发人,但如今,几乎每一间都住着一位三四十岁的患者。癌症发病年轻化趋势,是很多一线医生的共识。令医疗界困惑的是,相比同类癌症的老年患者,年轻病人病情来得更险恶,治疗效果更差。 据《年报》,乳腺癌、肺癌、结肠癌、甲状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年龄均低于此前数据。数据显示,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中,平均每10万人中有87.07人会罹患癌症,而在40岁至44岁年龄段中,达到了每10万人中有154.53人。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,肿瘤学家们的共识是:环境污染、不良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造成的精神压力。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,空气中的PM2.5问题,是近10年才出现的。试想一个人从小长期呼吸这种空气,今后得肺癌的几率肯定要大大提升。“照目前这种环境污染的态势,中国的下一代将迎来癌症发病高峰。”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,早在2007年,癌症就已超越心脑血管病成为北京市民的*大杀手。预计到2033年,中国人肺癌的发病会出现“井喷”。 而流传已久的一篇《为啥是我得癌症?》提醒人们,压力会给健康造成多大影响。作者于娟是复旦大学教师,2011年4月因乳腺癌去世。确诊后,她在文章中反思:“在生死临界点时,你会发现,任何的加班(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),给自己太多的压力,买房买车的需求,这些都是浮云。如果有时间,好好陪陪你的孩子,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,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,和相爱的人在一起,蜗居也温暖。” 环保部承认污染导致癌症村 由于癌症患者日益增多,2006年开始,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将原来每五年发布一次肿瘤登记数据,改为每年发布。按惯例,肿瘤登记年报所公布的一般都是3~5年前的资料,因而,《年报》数据实际上是从2009年全国10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资料中选取出的。 对于全国癌症统计数据,中山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室主任魏矿荣并不吃惊:2009年,中山市每天有8.34人被确诊为癌症患者,5.27人死于癌症(1970年的数据是0.78人)。他说,中山市区人口稠密,交通拥挤,生活压力大,环境和空气质量较差;而郊区工业发达,工厂和机动车较多,环境和空气污染也相对较严重,因而,这两个区域的癌症发病水平都相对较高。 一些民间人士根据近年的公开报道绘制的“中国癌症村地图”备受关注。“癌症村”的说法之前从未出现在学术资料中,毕竟,经过数十年跟踪研究,中山地区鼻咽癌的病因尚未明确,个别村庄癌症高发的原因更难在科学上得到确认。 今年2月,国家环保部在《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“十二五”规划》中明确表示,因受有毒化学品污染,个别地区出现‘癌症村’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。这被认为是承认存在“癌症村”现象的*表态。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原副主任、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杨功焕,在三年前所做的“淮河流域水污染与肿瘤的相关性评估研究”中,已经初步发现了淮河沿岸农村地区癌症发生与水污染的相关性。这可以看做是在学术上对“癌症村”现象迄今为止zui直接的解释。 预防是的治疗 “肺癌患者如果在早期发现,5年存活率是90%,而晚期患者90%都会死亡。”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说,中国的癌症患者在就医时往往已是晚期。因此,她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:“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体检,进行癌症筛查。” 不仅如此,癌症治疗代价高昂,仅以靶向药物为例,治疗肺癌的易瑞沙一粒就卖550元;用于乳腺癌的赫赛汀一盒高达15000元。当科学家未能搞清病因,也没有全面*的办法时,除了及时筛查,是否还有更有效的战胜癌症之道? 2012年9月,肿瘤专家乔友林等人在学术期刊《肿瘤学年鉴》上发表论文《中国癌症归因分析》。文章说,中国的总体癌症死亡中,57.4%可避免。从发病原因看,慢性感染是导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,占29.4%;其次是主动和被动吸烟,占22.61%;接着是食用蔬菜、水果不足,饮酒,职业暴露与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。 “癌症不等于死亡。”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,癌症早就和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被归为慢性病,可*的*,对无法治愈的,应以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为主。 在国家层面,通过肿瘤登记收集癌症信息,由此建立全人群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库,是实施癌症防控*的路径。如果国家家底不清,相关方针、政策、措施、评价等都无从谈起。 据中国新闻周刊 |